【大暑正午的市井惊变】
蝉鸣如沸的七月,陈小满蹲在汴州城的货运码头,看着五大三粗的脚夫们推搡着独轮车,竹筐里的瓷器叮当作响。街角忽然传来啼哭声,只见豆腐西施李娘子被牙行伙计推倒在地,筐里的豆腐摔成碎末:“贱妇也敢抢爷们儿生意?”
“就敢抢。”陈小满甩着折扇上前,扇面上用系统兑换的速干墨水写着“女子商道”西个狂草大字,“从今日起,汴州城的米面粮油、绫罗绸缎,都由‘花木兰商队’运送——”他指向码头尽头的十辆雕花骡车,车帘绣着巾帼英雄图案,车轮裹着系统兑换的橡胶防滑条,“清一色女车夫,比男丁细心三倍,运费还低两成。”
【商队组建的降维破局】
未时初,陈氏善堂的偏院里挤满了跃跃欲试的女子。有绣娘、厨娘、甚至前清楼姑娘,人人攥着陈小满发的《女子商道手册》——封面是红线绣的花木兰骑马图,内页画着货物捆绑法、路引申报流程、甚至简易急救术。
“李娘子,你推车不稳,改押货记账。”陈小满给豆腐西施递过青铜算盘,“王嫂臂力过人,当车头——”他忽然从袖中抖出十枚青铜哨子,“这是‘商队令哨’,三长一短代表遇劫,两短一长代表卸货,比男人的吆喝灵便。”
有个老妇人揪着女儿的衣袖后退:“姑娘家抛头露面,将来怎么嫁人?”
“嫁什么人,自己当老板。”陈小满展开系统兑换的“女子商队契约”,羊皮纸上用朱砂写着“利润三七分,人身自由保”,“商队赚的钱,三成归公买骡车,七成按出力分——”他指向院角的胭脂铺,“你们运的货,胭脂水粉优先走商队,价格比男人低半成。”
【传统商帮的降维阻击】
申时正,八大脚夫行会的会长堵在城门口,手中挥舞着《士农工商谱》:“自古以来,妇人不得经商!你这是乱了纲常!”
“纲常?”陈小满掏出女帝密旨,黄绢上“特许女子营商”的朱批还带着墨香,“陛下说了,妇人能顶半边天——”他忽然指向商队骡车上的GPS定位木牌(实则是系统兑换的磁石指南车),“咱们的车队走哪条路,何时歇脚,都记在‘商道日志’上,比男人的烂账清楚百倍。”
脚夫们面面相觑,有个年轻伙计盯着商队姑娘们的皮质护腕:“她们的护腕能防割?”
“不仅防割,还能装暗器。”陈小满掀开护腕夹层,露出细针和包,“遇劫时扎马屁股,比男人挥扁担安全——”他忽然提高声调,“今日首单,运十万斤江南大米,谁要是敢使绊子,我让他尝尝‘女子商道’的厉害。”
【物流革命的降维碾压】
酉时三刻,“花木兰商队”的骡车缓缓出城。李娘子坐在车头,膝上放着陈小满画的《汴州至扬州水路图》,每十里标着驿站、药铺、甚至“女子专用歇脚处”——那是陈小满让丐帮改建的女厕兼更衣室。
“按图走,申时初到淮阴渡,换船走运河。”陈小满给每辆骡车挂上青铜铃铛,铃铛内藏系统兑换的计程器,“铃铛响十声,走一里,到扬州算总账,多退少补。”
脚夫行会会长冷笑:“妇人驾车,顶多走三十里就得歇。”
“那就赌一把。”陈小满掏出百两银票,“商队明日申时前必到扬州,若迟到,银票归你;若准时…”他指向会长的商铺,“你家的货物以后全走女子商队,运费照付,不得刁难。”
【破晓前的系统嘉奖】
子时将至,陈小满守在扬州码头的瞭望塔上。柳如烟递过热茶:“公子怎知她们能准时?”
“因为用了‘三班倒’接力法。”陈小满指着远处的火把,三队女子轮流驾车,换人不换骡,“每队驾两时辰,歇一时辰,骡吃黑豆人吃饼,比男人死扛省力。”
丑时初,月光下终于出现骡车的影子。李娘子跳下车,衣摆虽沾尘土,却比男脚夫干净利落:“公子,路上遇雨,我们用防水油布盖货,一粒米未湿!”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
【检测到宿主开创“古代女子商道”,奖励:《物流管理手札》(含三班倒、冷链运输法)】
【当前消费:骡车改造(橡胶轮×10+防水油布)4000两 + 女子护具定制2000两】
【剩余资金:9999999400两(剩余时间23:15:30)】
【特殊提示:开启“性别平权”buff,女性就业率提升25%】
【商业版图的降维扩张】
卯时正,脚夫行会会长铁青着脸递上百两银票:“算你狠…”
“不是狠,是巧。”陈小满将银票分给商队女子,“明日起,商队接珠宝押运单,用车轮暗藏的夹层防偷——”他忽然掏出系统兑换的保险单,“货物损毁,照价赔偿,比男人的‘概不负责’靠谱。”
李娘子摸着手中的碎银,眼眶通红:“这辈子头回觉得,女人也能靠力气赚钱…”
“以后不止赚钱,还能做官。”陈小满抖开女帝新赐的“商队指挥使”腰牌,“陛下说了,商队年运货超百万斤,给你们封‘五品商佐’,比县太爷还威风。”
【荒诞后的社会地震】
辰时正,汴州城的百姓们发现,街头多了许多戴皮质护腕的女子,推着绣着“花木兰”的小车卖货。肉铺老板娘王嫂推着冷链车(系统兑换的双层木箱,内填冰块)卖鲜鱼,比男屠户的鱼还新鲜;绣娘林姑娘用商队骡车运绸缎,路上竟接了十单绣活。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城门的“女子商道”指示牌,陈小满看着系统界面上跳动的资金数字,忽然轻笑——他知道,这场由女子商队引发的商业革命,早己超越了“运输赚钱”的范畴。那些握着缰绳的女子,那些精打细算的账房娘子,不仅是在打破“妇人不得经商”的铁律,更是在用现代的商业逻辑重塑古代的社会结构。百姓们开始习惯女子送货,甚至觉得“女商更可信”;传统商帮被迫改良服务,否则就会被女子商队抢尽生意;而女帝则借着这股风潮,暗中瓦解了脚夫行会的垄断,充实了国库。
在陈氏善堂的后院,陈小满正在设计第二代商队装备——带避震弹簧的骡车、可折叠的防水帐篷、甚至女子专用的“商队礼仪手册”。他计划将商队扩展到西域,附带一本《女子丝路指南》,声称“女人的细腻能化解戈壁风险”。而当波斯商人看见东方女子如何用计程铃铛和三班倒征服沙漠商路时,定会惊为天人,而陈小满的商业帝国,也将随着女子商队的骡铃声,在古代的每一条商道上,留下属于女性的荒诞而又辉煌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