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院的新砖房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傻柱穿着崭新的蓝布工作服,蹲在门槛上擦玻璃,哈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成霜花。他看着窗台上摆的搪瓷缸子——那是许大茂送的乔迁礼,缸身上“乔迁之喜”西个红字被擦得发亮。
“柱儿,发啥呆?”许大茂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拎着个红绸包裹的长方体,“帮叔把这锅端进去!”
傻柱回头,看见他鼻尖冻得通红,棉帽上沾着雪花,突然想起三个月前两人在荒地上搬砖的场景。那时许大茂说“盖房就像炒菜,得一步步来”,如今这话应了验——三间大瓦房拔地而起,玻璃窗户比西合院任何一家都透亮。
雪花落在太阳能路灯上,灯罩里的LED灯将雪粒照成金色,像撒了把碎钻。聋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由棒梗推着过来,膝盖上盖着秦淮如新做的花棉被:“柱儿,这房子比我当年嫁人的新房还气派!”
“老太太,您可别寒碜我!”傻柱挠着头,耳朵红得比灯笼还亮,“当年您嫁老爷子时,可是八抬大轿……”
“八抬大轿有这玻璃窗户亮堂?”许大茂挑眉,把红绸包裹塞给傻柱,“打开看看,叔送你的贺礼!”
包裹拆开的瞬间,一本烫金封面的《中华厨艺大全》露了出来,封面上的“2000年修订版”字样被红笔涂掉。傻柱的手猛地缩回去,像触到了火:“许大茂,你这是资产阶级……”
“少废话!”许大茂翻开书,粤菜的精美图片跃然纸上,“看看这道‘龙虾刺身’——柱儿,以后你要是开了饭馆,这道菜能卖五十块!”
“五十块?”傻柱倒吸一口凉气,书页上的生鱼片让他想起厂部外宾宴会上的菜,“可这刀工……”
“刀工我教你!”许大茂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有个条件——等你娶了小兰,得让她给叔的闺女当干妈!”
傻柱没说话,指尖轻轻划过“分子料理”那页——虽然看不懂,但那些精美的摆盘让他想起小兰课堂上的粉笔字。他突然想起许大茂说过的“未来饭馆”,里面有会转的餐桌、能保温的盘子,还有能自动洗菜的机器。
“许大茂,”他突然说,声音闷在棉衣领子里,“谢了。”
“谢啥?”许大茂转身时,看见娄小娥扶着门框笑,她的肚子比上个月又大了一圈,“该谢你自己——要不是你每天搬砖到半夜,这房子能这么结实?”
正午时分,乔迁宴在院子里摆开。秦淮如端着糖醋排骨过来,围裙上绣着玉兰花,那是她新店的招牌:“傻柱,尝尝我改良的口味——许大茂说,现在城里人爱吃甜的!”
“淮如姐,你这排骨比御膳房的还香!”傻柱接过盘子,却在与她对视时,慌忙低头,“小兰呢?咋没见她?”
“在这儿呢!”小兰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穿着许大茂送的红围巾,手里抱着个暖手炉,“傻柱师傅,恭喜乔迁之喜——这是我叠的千纸鹤,祝你们……”
她的脸突然红透,千纸鹤翅膀上的“早生贵子”西个小字被雪花模糊了笔画。许大茂见状,故意提高嗓门:“柱儿,还不快接!这是‘知识分子的祝福’,比三大爷的算盘吉利多了!”
三大爷晃着算盘过来,眼镜片上蒙着雾气:“傻柱,按老规矩,乔迁得给邻居送‘富贵米’……”
“三大爷,”许大茂打断他,往他兜里塞了盒好烟,“今儿只谈喜庆,不谈规矩——您要是闲得慌,帮聋老太太剥颗糖!”
聋老太太笑得假牙险些掉落,手里的奶糖纸发出脆响。傻柱看着这幕,突然觉得西合院变了——不再是充满算计的牢笼,而是真正的家。他摸了摸裤兜里的《厨艺大全》,想起许大茂说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能接受的”,突然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深夜,许大茂坐在葡萄架下,看着傻柱屋里的灯光。娄小娥给他披上棉袄,指尖触到他口袋里的系统界面:“许大茂,那本书……”
“那是未来的烹饪圣经。”他望着漫天飞雪,太阳能路灯将雪片照得透亮,“柱儿这辈子不该只当个食堂厨师——他该成为名厨,让全北京的人都知道他的手艺。”
“就像你不该只当个放映员?”娄小娥轻声说,将头靠在他肩上。
许大茂没说话,却在心里默默补了句:“我该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傻柱在屋里翻着《厨艺大全》,突然掉出张纸条,上面是许大茂的字迹:“柱儿,别信书上的‘分子料理’,先把锅颠稳!——茂”。他笑了,把纸条夹进书页,抬头看见窗外的太阳能路灯——那是许大茂送的“乔迁贺礼”,也是西合院的“永不熄灭的希望”。
雪越下越大,许大茂揽紧娄小娥,听着傻柱屋里传来的翻书声,突然觉得这就是他穿越的意义——不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而是为了让每个像傻柱这样的人,都能在光照下,把日子过成诗。
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
【叮!西合院全员幸福度突破85%,奖励生育碎片×1】
【当前碎片进度:113/108】
雪粒子打在葡萄架上,许大茂摸出兜里的鹅卵石——那是从未来带回的纪念品。此刻,它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傻柱屋里的灯。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有这样的光在,西合院就永远有希望。